原帖由 scxp032 于 2011-8-22 09:02 发表 http://www.iwatch365.com/images/common/back.gif
哦,你问的是中国保证书,我说的是单品条码管理,确实有点岔道了。
保证书本身的历史原委等,我不详细。
关于保修政策还有什么不足,这里不妨再聊上一下。
政策本身现在说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在神奇的大 ...
窃以为自上而下谓之“贯彻”,自下而上谓之“推动”。一件好事情,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贯彻和推动”之力均不可缺少,缺少前者不仅功效大打折扣,且容易跑偏方向;而缺少了后者,就会形成官面文章,形式主义。
你提到的例子,我也听说过,其实就是缺乏后者的表现。
手表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销售商、专柜人员对于较先进的系统化管理体系的导入(包括单品条码),理解起来有一个过程,当人还处于懵懂的状态时,当然只会机械式的应对,此阶段的销售商和导购尚未成为“推动”的主力。(在没有最终销售时,就提前把条码标签混成一堆,自以为方便,可以随手拿给顾客,想都不想单品管理的意义所在,正是懵懂的阶段。)
那怎么办呢?
其实不用着急,也是急不来的。
一件好事请,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仅有“贯彻和推动”之力也是不够的,缺少了“支持与鞭策”力,就好象无根之萍又或是空中楼阁,表面看风风火火、煞有介事,其实没有实际作用。
这个“支持与鞭策”力,我认为应来自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随着单品条码产品的市场普及(已达到100万只)和多方面的宣传、科普,能够快速鉴别真伪等好处,对消费者而言是最大的方便。
(基于某些原因,在咱们的市场中辨识真假的工具往往最具实用性,群众基础最好。)只要消费者理解了单品条码的好处,就会要求销售商和导购提供一一对应的条码。如果没有条码、或是错了、又或是假的不能验证的,那么对于商家来讲,你的客户就会用脚投票。
你提到的例子中,顾客(你朋友)不是就提出了主张吗?对商场专柜和售货员的批评教育甚至警告处罚,品牌商自然会进行,但那是被动的改善。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消费者都不买你帐,你这个销售商还怎么立足呢?
我相信,作为“支持与鞭策”的主力,消费者一定会监督好销售商和导购的。
而作为品牌商,首要的是把握住方向。一定是为消费者(你的客户)真诚服务的方向、一定是为品牌和正规销售商生存的方向!只要这个方向不错,推出的政策就是有生命力的!
仔细琢磨一下当今世界,
国家如此,社会如此,
企业、家庭莫不如此。
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