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是人们的日常必备品之一,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款式、功能的手表让人眼花缭乱。但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手表价格相差悬殊,从几十元的、几百元的到成千上万元的手表,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难以取舍。如何识别伪劣手表?识别假冒伪劣手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识别品牌假冒伪劣
品牌假冒一般发生在高档名牌中。为获得高额利润,造假者往往在商标、外观件模仿真品,制造得一模一样,粗看无懈可击,甚至连包装、说明书和生产许可证都样样齐全。但其选用的是与品牌不配套的机芯,或零部件选材档次低劣。这种假冒名牌手表往往在内部销售,价格比真品低很多,在一些手表检测不健全的城市和不规范的商场也有销售。国内市场曾一度出现假劳力士、雷达、飞亚达等手表。
有些手表为了提高销售量,就在产品功能上做虚假宣传,在后盖标明“防水100米、表壳永不磨损”等,对这种宣传,消费者一定要理智判断。
识别外观件假冒伪劣
目前外观件在手表价格中比重很高。如法国生产的“卡地亚”手表,价格为人民币352万元,镶天然钻石36克拉,按每克拉6万元计算,光钻石价值就200多万元。因此,外观件假冒伪劣应该加以重视。
鉴别天然钻石、人造钻石、水钻(玻璃钻):
天然钻石是所有物体中最硬的,定为10级硬度;人造钻石为8—9级;水钻(玻璃钻)比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的硬度低,而且易碎。人造钻石和水钻的价格很便宜,每粒仅0.1—0.2元。因此,在购买带有天然钻石的手表时,一定要注意真伪,必要时可到有关部门检测。
鉴别K金、镀金、镀酸金:
K金、镀金、镀酸金的表面颜色均是黄色,不易区分,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情况下很难区别。有的假冒产品将10K金壳标为18K金壳,有的甚至将镀金壳假冒为K金壳。另外,镀金壳其镀金层的厚度也很难测定。有的手表标明镀金3微米,实际连1微米都没有,手表使用1年多,黄金的颜色全褪光。更有甚者,将镀酸金的铝合金壳,介绍成可保几年不褪色,实际使用不到半年,金色就变成了黑色,连防锈的能力都失去了。消费者在购买金色手表时一定问清楚。
鉴别表玻璃:
目前使用的表玻璃有三种:有机玻璃、普通石英玻璃和蓝宝石水水晶玻璃。易混淆和不易区分的是石英玻璃和蓝宝石水晶玻璃,两者在质量和价格上有很大差别。蓝宝石水晶玻璃曾一度称“永不磨损玻璃”,现在又改为“不易磨损玻璃”。它的价格约为普通石英玻璃的几十倍,因此,只有在高档手表中才用蓝宝石水晶玻璃。
在没有检测仪器的情况下,可采用一种简易方法来区分普通石英玻璃和蓝宝石水晶玻璃。将一滴水放在表玻璃平面上,然后将它们立放,凡水呈小球不流散者为蓝宝石水晶玻璃,反之,水流散顺着平面下流者为普通石英玻璃。
识别机芯假冒伪劣
凡进口的瑞士手表,其采用的机芯必是瑞士生产的。如发现所用机芯是日本、中国或其他国家生产的,该手表为假冒伪劣产品。
凡进口的日本手表,其采用的机芯必是日本生产的。如发现所用机芯是瑞士或其他国家生产的,该手表也必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国内生产的手表,采用的机芯很杂,有瑞士、日本和国产机芯等,消费者须注意:有些造假者用一些伪劣机芯装在手表上以次充好。相对来讲,购买信任度高的品牌,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识别手表质量的优劣
(1)外观检查:观察表盘、后盖和表把上的标记是否一致,检查表壳、表面和表针是否有严重划伤。
(2)灵敏度检验:在发条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上一下,倒三下,若秒针走动灵敏度视为合格,否则为不灵敏。
(3)声音检查:上弦时,机芯不能有“咔咔”声。若有声音或是打滑,说明上条部分机件有问题。另外,听表去的“嘀”声的间隔,如有明显的不一样长,说明表有严重的偏摆现象。若声响又快又乱,说明有击摆现象。
(4)拨针检查:逆时针方向拨针时,秒针停走或后退均可,但停止拨针时,秒针应重新开始运走。否则,说明机芯内分轮松紧不适。
(5)重合检查:将时针、分针和秒针拨到重叠位置,检查秒针与玻璃,时针与表盘以及三针之间是否有磨擦现象。然后再在3、6、9、12点位置上逐段予以观察。
(6)日历检查:对带星期、日历显示功能的手表,进行检查时,不应有跳半字或不跳字的现象。
(7)根据国家标准,按计时精确度衡量,国产表分4个等级,一、二、三、四级表日差分别大或小于±30秒、±45秒、±60秒、±90秒。
[ 本帖最后由 sunboy 于 2006-6-13 21: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