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Chronos》,知道CHRONOSWISS今年推出了一款24小时指示的手表。
《Chronos》是众多内地钟表杂志中,唯一一本我经常买来看的。到底是来自德国的杂志,透着德国人的严谨和工程师风格--我喜欢。当然,杂志不是本文主题,下次有机会专门谈。
说回CHRONOSWISS。
在香港的时候,因为有相熟的表商,可以以较低的折扣拿到高档表,所以帮人代买了不少名表。几千块的浪琴(Longines)和万多块的欧米茄(Omega)自然是买得最多的,虽然几十万的顶级名表没帮人带过,不过七八万的倒也买过几个。当然,像我这种穷书生,自己也就是戴戴千多块的浪琴,而且还是石英的。
看了摸了那么多名表,说自己没想法买个好的,那是假话。不过要说自己的心头好,却是市面上不多见的CHRONOSWISS。
CHRONOSWISS虽然名字里有Swiss,其实却是德国制表大师Gerd-R. Lang的品牌。
爱表懂表之人不要笑话我,之所以对CHRONOSWISS情有独钟,不是因为它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技术,只不过是它家的表面设计--我也是"外貌协会"的,呵呵。
如果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CHRONOSWISS表的外观,我会选择"斯文"。高档机械表那些大家们,机芯自然有独到之处,外观设计也不差--尤其早年主攻珠宝的那几家。要说表面做得典雅的,那一抓一大把。但是要说做的"斯文"的,恐怕就不多了。不过也不奇怪,"斯文"了,往往显得不够"高贵",未必讨大多数顾客的喜欢。
下面左边的这个就是它家最基本的Kairos,大三针加日历,不过表面当中磨砂的那块区域我不太喜欢。中间的那个则是分时秒分三个表盘显示的Regulateur,也是目前我最"心水"的一款。表面的白以及指针的蓝,配合在一起效果绝对是我最喜欢的风格,简洁、干净但是又不失气派。最右边那款则是在Regulateur的基础上把时、分针合并到一个表盘后加上了两问报时功能的Repetition a Quarts。
当然,为了证明自家技术,诸如计时(Chronograph)、飞返(flyback)、月相(Lunar)、陀飞轮(Tourbillon)这些该有的功能一应俱全,不过我对过于复杂的功能不是特别偏好,再加上价格也就不是我目前能够承受的,所以更多就纯欣赏了。
CHRONOSWISS入门级的表不算太贵,还在承受的范围内。平常一般去Bodying、DeMesy、WorldLux查看CHRONOSWISS的报价。以我"心水"的Regulateur为例,Bodying给出的官价是3299美元,人民币就是2.6万左右,考虑自己能够拿到的折扣,2万以下拿到问题应该不大。虽然2万不便宜,不过用来买一个好表不算过分--毕竟它保养得当跟随你数十年不成问题。当然,暂时我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打算--按照许多杂志推荐的以年收入1/10作为买表预算的尺度,这个价格似乎对我还是高了一些。继续等待……
CHRONOSWISS表讨我喜欢,官方网站也讨我喜欢。官网上有一个Playtime的栏目,提供各类好东西,让你在买不起它家手表的前提下,能够和它家手表有一个亲密接触。
Desktop提供Chronoscope和Flyback两款手表的壁纸,800*600、1024*768、1280*1024、1600*1200四种分辨率。可惜我是宽屏,不适合我。
Screensave提供了Regulateur和Repetition a Quarts两款表的屏幕保护。我现在用的就是前面那款。Repetition a Quarts的屏幕保护挺好玩,按下两问按钮,电脑就会报时,你听到的声音和真实手表发出来的一样。对于买不起报时表的人来说,也可以体验一下报时表的味道了。不过因为是两问表,所以只精确到"刻",比起三问表还有所不如,不过这似乎也正是这款表的一个特色--强调音色而非精确报时。其实,类似Flyback这样的功能也该做成动态的屏幕保护才好,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来。
World Clock比较无聊,就是一副大地图,让你选择不同的时区,然后在手表的第二时区上显示。
Moonphases还算好玩,设定好日期,你就可以看到那一天手表的月相会如何显示。对于不了解月相功能是什么的,这是一个不错的直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