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首发于高尔夫车友会,征得作者 胡同-串子 同意后转发到爱表族)
钟表是清宫中非常珍贵和特殊的种类,堪称世界博物馆同类收藏中的翘楚,其中相当多的钟表是欧洲名家之作,这些巨匠在机械钟表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象丹尼·夸尔(Deniel Quare)、宝玑(Breguet)、雅克·德罗(Jaquet-Droz)等。本文主要就瑞士钟表及自动机械巨擘雅克·德罗(Jaquet-Droz)的生平、雅克·德罗钟表进入中国的背景和途径以及清宫藏的雅克·德罗钟表等相关问题略加阐发。
一、雅克·德罗生平
彼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Droz),1721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重要的制表中心之一纳沙泰尔州的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家境殷实的他中学毕业后,赴巴塞尔主修神学,后转向哲学。1740年取得牧师资格后,他并没有传授教义,而是将自己的志趣专注到钟表和机械制造方面。人文学和哲学的高等教育背景,使得他在后来的制钟生涯中如虎添翼,产品设计常常出人意表,屡有超越同侪之处。
1740——1747年的七年是雅克·德罗的学徒期。他受雇于拉绍德封的一家制表作坊。这家作坊的主人是法国国王的御用表匠罗伯特(Jouse Robert),罗伯特及家族成员引导雅克·德罗迈出了第一步,进而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在学徒期间,雅克·德罗曾前往巴黎,在那里完善自己的设计蓝图,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学徒期将满时,他已有完美作品问世。天赋异秉加之知识积累,使得雅克·德罗逐渐崭露头角。
1750——1758年是雅克·德罗喜忧参半的一段岁月。1750年完婚不久的雅克·德罗,不再给别人当雇工,他在拉绍德封附近Le Pont建立了自己的制表作坊。随后的几年中,他的三个子女相继呱呱坠地。其中他唯一的儿子亨利·路易斯·雅克·德罗(Henri-Louis Jaquet-Droz),后来成为家族制表和开拓市场的中坚力量。1756年因生产导致身体极度虚弱的妻子和幼女先后去世,这给雅克·德罗不小的打击。遭受丧妻亡女之痛的雅克·德罗潜心工作,以排遣悲伤。他制作出奇妙作品,为两年后的西班牙之行未雨绸缪。大约在1756年,雅克·德罗家族中的另一重要成员让·弗雷德里克·雷索(Jean-Frederic Leschot)进入作坊,给雅克·德罗当徒工,向他学习制表技术。雷索后来成为雅克·德罗家族合伙人,雅克·德罗制作钟表的署名,也由Jaquet Droz演变为Jaquet Droz and Leschot,故宫所藏的钟表可以证明。
寻求海外市场的雅克·德罗采取当时瑞士钟表匠通行的作法,把目标锁定在欧洲没有钟表产业的国家,如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以这些国家的王室和权贵为突破口,西班牙之行就是他探索的第一步。经过精心准备后,雅克·德罗和同为钟表匠的岳父Sandoz-Gendre及另一位同样急需拓展海外市场的年轻钟表匠,携带几件自制的钟表动身前往马德里,时间是1758年4月4日。49天的长途跋涉后,他们在马德里安顿下来,听候国王费迪南德十一世的召唤。在等待接见的那段时间里,雅克·德罗和同伴除了再次检查、擦拭所携带的钟表,以求万无一失外,还为贵族们修理钟表。在觐见国王时,雅克·德罗在宫廷里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完美无暇的做工和新奇的设计得到国王的喜爱,这几件被王室以2000西班牙金币购买。次年雅克·德罗重返马德里,以作品让王室和显贵富贾又一次眼界大开。西班牙之行使雅克·德罗声名鹊起,不但赢得了财富,他的声誉更是传遍欧洲,为自己维系了一大批固定客户。
1760年左右,雅克·德罗的钟表订单与日俱增,原有作坊显得窄小,不敷使用。他把作坊挪到同一城市拉绍德封的Jet d,Eau。雅克·德罗在研发新作品的同时,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和徒弟。1773年左右,雅克·德罗父子和徒弟三人共同协作,创作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机械人偶:写字机械人、绘画机械人、演奏音乐机械人。这三个极尽精巧的机械人偶,分别惟妙惟肖地书写文字、绘制图画、弹奏音乐。三个机械人偶随后在欧洲各地巡展,所到之处好评如潮。正是凭着这几件扛鼎之作,雅克·德罗奠定了其在钟表界的地位。
在欧洲取得巨大成功后,雅克·德罗把目光投向远东地区,中国就是他的目标之一。1774年1月在伦敦开张的分店便是主要经营对华业务的。1786年——1788年是雅克·德罗出口贸易的鼎盛时期,两年后,随着雅克·德罗和儿子先后撒手人寰,出口数量江河日下,对华贸易渐渐陷入困境。
二、雅克·德罗钟表进入中国的背景和途径
18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开明,社会承平日久,国帑充裕。丰盈的财富,为追求奢侈生活及贪图安逸享受提供了条件。正如乾隆皇帝所言:“方今帑藏充盈,……无庸更言撙节”。就钟表而言,18世纪是机械钟表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在机械结构,还是在装饰手法上,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钟表制作者在这块方寸之地上尽情释放各种奇思妙想。钟表以其精巧的设计、多样的功能、新颖的装饰引起中国皇帝和官宦权贵极大的兴趣。
当时,中国具有购买力的阶层对西洋钟表趋之若骛。对此,我们可以从《啸亭续录》的记述里管中窥豹。“近日泰西氏所造自鸣钟表,制造奇邪,来自粤东,士大夫争购,家置一座以为玩具。”尤其是乾隆皇帝对西洋钟表更是情有独钟。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初四日的一条上谕可为佐证:“向年粤海关办贡外,尚有交养心殿余银,今即著于此项银两内办洋货一次,其洋毯、哔叽、金线、银线及广做器具俱不用办。惟办钟表及西洋金珠奇异陈设并金线缎、银线缎或新样器物。皆可不必惜费,亦不令养心殿照例核减,可放心办理。于端午节前进到,勿误。”表达同样意愿的谕旨,在相关档案中俯拾皆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清宫遗存的大量档案和故宫现存的众多钟表充分揭示,清帝和后妃是西洋钟表最大的消费者。
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对外国钟表制造商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他们为了销售其产品,反复研究中国人的欣赏品味,揣摩中国人的心理,使钟表恰如其分地适应中国市场需要。例如,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讲求对称,室内陈设也是如此,作为陈设用途的钟表,通常是成对对称地摆放在房间内。为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当时的西方钟表往往是成对销往中国。这些成对钟表,有的款式一模一样,有的则是一正一反的对照效果。此外,钟表制造商发现,装饰华丽的钟表,在中国更受青睐。于是,艳丽的珐琅、圆润的珍珠、炫目的彩色料石等,这些极富装饰效果的材料附丽于钟表上,甚至有的钟表机芯也镂刻着花纹。这些特色鲜明的钟表有一个专用名称,即“中国市场表”。
这便是雅克·德罗钟表进入中国的背景,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同一时期所有西洋钟表进入中国的背景。
雅克·德罗并没有来过中国,他和中国也未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他的钟表之所以能进入中国,被清宫收藏,要仰仗中间商所起的桥梁和媒介作用。他委托的代理商主要有英国人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和瑞士人康斯登(Charles de Constant de Rebecque)。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商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两人都在中国居住过,且在广州设立机构,专事对华贸易,这恐怕也正是雅克·德罗看中他们,委托他们作代理商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雅克·德罗的钟表是通过代理商,辗转进入中国,所以在此要费些周章,先对两个代理商的对华贸易状况作交代,廓清了代理商的相关情况,雅克·德罗钟表进入中国的途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詹姆斯·考克斯是18世纪伦敦著名的钟表大师,故宫博物院庋藏的上百件形式多样的钟表,充分体现他在钟表制造方面的才情。他不仅是一名身体力行的钟表制作者,更是一名精明的商人,是欧洲钟表商开拓中国市场的先行者。詹姆斯·考克斯对华贸易最早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后来双方合作中断,转而通过其他代理商。1780年初,他听从儿子的主张,在广州设立了公司,经销自己的产品,象钟表、活动玩偶、机械鸣叫鸟、音乐管风琴等。同时,詹姆斯·考克斯广州公司还代售其他钟表匠的作品。詹姆斯·考克斯去世后,其后代继续在广州经营考克斯公司直到1836年。
现存史料表明,雅克·德罗通过詹姆斯·考克斯向中国销售产品,始于1783年。安帝古伦(Antiquorum)2005年春季拍卖会图册中收录的一张凭据载明,1784年11—12月雅克·德罗卖给考克斯广州公司的产品有:怀表(其中有春宫表)、带音乐装置的鼻烟盒表、香水瓶表等。雅克·德罗公司残存的交货记录表明,随后的4年里,公司给詹姆斯·考克斯广州公司发去不同类型的钟表,这些表几乎都是对表。除成品外,詹姆斯·考克斯同时还向雅克·德罗公司订购钟表零部件,如珐琅表盘、钥匙等。1788年考克斯陷入财政困境,雅克·德罗的钟表出口相应受到影响。
相对于詹姆斯·考克斯,笔者所掌握的康斯登资料略显单薄,只知道下面的事实。1779年17岁的康斯登搭乘奥地利的约瑟芬号,开始了首次奔赴中国的航程。在澳门逗留3年后,康斯登返回欧洲。后来他又先、后两次来华,在广州、澳门居留。期间在广州设立商贸公司,经销包括雅克·德罗在内的一些瑞士钟表制作者的钟表。此外,他还把中国人在钟表方面的审美取向,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和给友人的信件中,这些信息对当时瑞士中国市场表的制造起了导向作用。
三、清宫藏的雅克·德罗钟表
究竟有多少雅克·德罗钟表进到清宫,现在不得而知。目前清宫藏有可以明确归属的雅克·德罗钟表有十多件,这些钟表可分为鸟音小座钟、香水瓶表、怀表3类。提及雅克·德罗的钟表,首当其冲推介的就是钟表上安设的“歌唱机械鸟”。对“歌唱机械鸟”的革新是雅克·德罗对钟表机械最主要的成就之一。18世纪80年代以前,鸣叫的歌唱机械鸟,通常配备一个名为金丝雀的笨重机械管风琴装置。雅克·德罗和雷索及天才机械师雅各布·富利沙(Jacob Frisard)密切合作,发明了一个利用滑动活动门发声的鸟鸣装置,使设计进一步小型化,为歌唱机械鸟技术带来革命性进展。雅克·德罗把革新成果运用到小型钟表上,随后将要详细介绍的两类钟表——鸟音小座钟和香水瓶表就是这样的产品。以下对3类钟表分而述之。
鸟音小座钟
鸟音小座钟有5件,其中有两对是“对表”,这5件钟表的造型和结构相同,只是在装饰手法各有千秋。钟表由底座、计时部分、机械鸟3部分组成。长方形底座内安放控制机械鸟活动、鸣叫的机械装置,通过拉杆与顶端的机械鸟各部位相连。底座中央竖支柱,支撑起两针、白珐琅表盘,表后壳可打开,内有上弦孔及两套发条动力源。钟表顶端立一只机械鸟,鸟身为铜质,其上粘贴着点翠羽毛,鸟嘴为牙质。在底部上弦启动后,机械鸟身体左右摆动,张嘴婉转鸣叫,翅膀扇动,栩栩如生。支柱下方有鸟音鸣叫和停止阀,可随时控制鸟音的发出或休止。5件钟表的底部均錾刻名款、产地:Jaquet Droz and Leschot London以及钟表编号。
1、铜镀金嵌珐琅鸟音瓶式表 高21cm,面宽8.4cm,厚4.7cm。底座四面在铜镀金底胎上烧珐琅画,主题是园林景观,遗憾的是,正面及一侧的珐琅画现已缺失,图中所看到的画面是在修复过程中,依照其余两面的图案,用油漆绘上去的。表的其它部位,在蓝色珐琅上绘不同形态的花卉图案,有花蔓、串花、团花等。表盘口圈嵌珍珠,时、分针是路易十五式指针。此表编号字迹漫漶,不易辨认。附有清宫造办处配做的如意云纹紫檀木座。
2、铜胎画珐琅小钟 对表。高18.3cm, 面宽7cm,厚4 cm,通体饰天蓝色透明珐琅。底座四面嵌珐琅画,表现花坛景色。支柱部分帝国蓝和天蓝色竖条交错排列,在两种不同的底色上分别点缀着金色和蓝色串花图案。表盘口圈嵌珍珠,时、分针是雅克·德罗标志性的镂空箭形指针。底部款识显示钟表编号是NO.24。
3、铜镀金錾花鸟音瓶式表 对表。高19cm,面宽7.2cm,厚4.2cm。此表采用彩金工艺和黄金磨砂技术,在磨砂底上錾刻花蔓和乐器组合图案,花蔓和乐器上使用了黄、绿、玫瑰三色金。底色的磨砂金属不仅给人以毛绒绒的感觉,而且所营造的亚光效果使底色很巧妙地起了衬托作用,相比之下,光洁的彩金工艺使花蔓和乐器图案更加凸显,两种工艺可谓相得益彰。表盘口圈红料石和珍珠相间镶嵌,表针是雅克·德罗镂空箭形指针。钟表编号字迹漫漶,不易辨认。
香水瓶表
香水瓶表有4件。此类钟表虽名为“香水瓶表”,其实能装香水的只是瓶颈处有限的空间,瓶腹内是计时和鸟音(或音乐)机械装置。给机械上弦的钥匙固定在瓶盖下。
1、铜镀金嵌珠珐琅鸟音瓶式表 共3件,其中1件瓶身珐琅剥落殆尽。高15.5cm,腹宽6.5cm,厚4.5cm。瓶正面腹部嵌白珐琅二针表盘,表径3cm。表盘口缘处珍珠和绿色料石交错排列。表盘上方是嵌白料石摆轮。瓶腹背面以珍珠和绿色料石镶嵌成椭圆形开光,开光中布置鸟立枝头景像。铜镀金树干,涂色铜片作树叶,小米珠连缀成花朵,五彩斑斓的小鸟站立枝头。上弦后,鸟转身、鼓翼摇尾、张嘴鸣叫。打开底部,可见内有镜子夹层。
此钟表装饰手法,别具一格,工艺繁复精致。瓶身正、背面,及瓶盖上饰珐琅,图案是细密几何形方格,方格正中嵌铜镀金星状小托,托上包镶着白色料石,料石有许多切割面,宛如一粒粒钻石。瓶侧面雕刻枝蔓纹,树叶上施绿色不透明珐琅,枝蔓上交错包镶珍珠及绿料石。
这件钟表上虽没有名款,但仍可以认定是雅克·德罗的作品。判断依据是其底部及瓶颈处錾刻的雅克·德罗特有的细小的三叶草(Clover Leaf)纹饰。表底部周圈錾刻连续弧形纹,圆弧间是三叶草纹饰。此外瓶颈下层平台四周也刻着相同纹饰。三叶草作为雅克·德罗特有的品牌纹饰,或刻意作为装饰图案点缀在表壳上,或经常出现在机芯中。
2、铜镀金嵌珠珐琅紫色香水瓶表 对表。通高15cm,宽6cm,厚3cm。配有如意云纹紫檀木座。葡萄藤是主题纹饰,瓶盖、颈部、腹部正面及背面在紫色机刻珐琅纹饰上分布着金色葡萄藤纹。瓶侧面在铜镀金底上錾刻花枝,花朵和枝条上施不透明白色和绿色珐琅。瓶腹部正面嵌二针小表,甲虫和矛形指针,白珐琅表盘,表盘口缘处珍珠和紫色料石相间排列。表盘上方的圆孔中,嵌白色料石摆轮清晰可见。瓶腹部背面以珍珠和红色料石相间镶嵌成椭圆形开光,开光处饰椭圆形珐琅仕女肖像,侍女头带花环,左手抚弄着垂在胸前的项链。此表功能多样,除走时外,还能报时、演奏音乐。瓶底部有镜子夹层。
怀表
相对于鸟音小座钟和香水瓶表,怀表数量较少,只有两件,这两件怀表具有18世纪“中国市场表”的一些共性,如装饰着珍珠、珐琅微画等,但通过对雅克·德罗怀表的探察,其个人特征显而易见,比如,时针和分针的顶端做成镂空的菱形样子,看似两支箭叠加在表盘中心;在机芯夹板上錾刻有品牌纹饰——三叶草。
1、铜镀金嵌珠画珐琅怀表
直径5.5 cm,厚1 cm。铜镀金嵌珐琅表壳,表壳珐琅画上再现花坛景色。机芯后夹板上刻有雅克·德罗独特的三叶草纹饰。表壳正、背面边缘均镶嵌珍珠,白珐琅表盘,时、分针是典型的镂空箭形指针。在后盖内用钥匙上弦。
2、铜镀金壳嵌珠珐琅怀表
直径5.7 cm,厚2cm。表壳为18k金。表后壳饰珐琅画,画面描绘母子亲昵的场景。表壳正、背面边缘镶嵌一大一小两圈珍珠。白珐琅表盘,时、分针是典型的镂空箭形指针。机芯夹板上雕刻着繁密的卷草纹,机芯侧面刻有名款:Jaquet Droz London。游丝上夹板刻有雅克·德罗独特的三叶草纹饰。表附有原配的珐琅钥匙。
以上是故宫收藏的、可以明确判定归属的雅克·德罗钟表。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到,有一些标注着他人名款的钟表,其实也是出自雅克·德罗之手。较典型的一例当属铜镀金转花过枝雀笼钟。
铜镀金转花过枝雀笼钟是清宫几十件鸟音笼中机械机构最复杂、装饰最精妙的一件,也是鸟音笼中唯一的一件一级文物。在钟表制作者通常署名的两个部位,钟盘和机芯上并没有作者的名款,但钟表附带的一把用来上弦的枫叶形钥匙上镌刻着这样的字样:“James Cox London 1783”,表明此钟表是1783年詹姆斯·考克斯在伦敦制作的。尽管如此,仍然有理由认为钟的制作者是雅克·德罗,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如下。
雅克·德罗所属的钟表行业协会规程中,并没有要求制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强制性规定,所以雅克·德罗钟表存在署名和不署名两种情况。未署名钟表交给经销商后,经销商往往在钟表上刻上自己的名款,当作为自产钟表出售。钟表界有这样的共识,在雅克·德罗钟表上加署名款最多的正是詹姆斯·考克斯。
如果仅凭惯例就对这件钟表盖棺定论,显然有失偏颇。雅克·德罗公司1783年一份交货单,使答案渐趋明朗。交货单透露,1783年雅克·德罗给詹姆斯·考克斯广州公司送去两对鸟音笼,其中一对鸟音笼外装饰着象征胜利的棕榈树、笼顶有嵌料石转花,笼内小鸟左右转身,展翅摆尾,在两根横杆上往返跳跃,同时发出抑扬顿挫的鸣叫声,等等。这些描述与故宫现存的铜镀金转花过枝雀笼钟相当吻合。据此,可以判定这件署名詹姆斯·考克斯的钟表,其实是雅克·德罗所造。至于这对钟表如何进到宫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进单》里有清晰记载。两年后,即乾隆五十年(1785)八月三日,这对钟表被粤海关监督穆滕额作为贡品进献给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