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很多RW米们的留言了,大家对RW还真的是用心良苦,情有独钟啊。偶也还是对RW才开始认识的,感觉这个品牌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热爱的:
1. 家族经营
30多年历史在手表中是基本谈不上桌面的,了解市场的各位大虾们都知道,近30年的手表市场竞争有多么的激烈!至今能够仍然保持家族独立经营的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现今的独立经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家族的精神、家族的演变、和家族的风格更直观真实的体现在每件所设计的腕表之中:
而非像集团经营的品牌,打着悠久历史的旗帜,由一些职业或者非职业的钟表设计者(并非完全来自瑞士)手中买设计,然后再投入生产,通过媒体的大肆宣传成自己呕心沥血之作。之所以我们看到的RW系列不是很多,和这个方面有很大关系。
但是独立经营带来的负面,就是不及大型集团或者财团有更多的资金做后盾,用赚钱的品牌养亏损的品牌;作为RW是一定要自己来的,30多年的时间使自己在全球建立10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同时在很多国家有了很出色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2. 腕表制作
ETA对机芯的垄断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建立一个自行生产机芯的工厂是RW一直以来的想法,但是会出现这个问题-着成本上升(艾美、AP等品牌自行生产的机芯零售价格和使用ETA的零售价格相差近1-3倍,艾美原来的价格在1-5万,换了新机芯后价格飚升到6-10万左右),将会失去现有的客户层,极具风险。但是据RW的总裁介绍,这是RW今后所要发展的目标。
对于表壳表链的生产,很多集团品牌为了体现价格优势或者降低成本,从全球采购零配件(以东南亚和中国沿海城市居多)然后返回瑞士组装,并标注 "SWISS MADE" , 其中不乏我们日常所熟知的N多知名大牌。今年瑞士也将要对手表的"SWISS MADE" 有所新的界定,据说要求整体手表的80%的零件在瑞士境内完成,如果真的这样实施了,我想对于RW来说在价格上就更有竞争力了,头痛的到是那些中低价位品牌了。RW是有自己的表壳表链等零配件工厂的:
装配指针
装配表盘
制作样品蜡模
表盘刻度手工镶嵌
雕刻底纹
成品表壳防水检测,看样子是PARSIFAL系列
表链抛光
上个机芯 2892A2
3. 宣传策略
RW的市场在全球英国最好,然后是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在中国市场相对比较差。这个RW的品牌文化有一定的关系。RW的各个系列命名很多采用歌剧的名字,或者歌剧中人物的名字,在中国听歌剧的人能有多少?能真正听得懂其中真谛的又能有多少?听古典音乐的也许能稍微多点。RW的自身文化很难在中国找到共鸣,因此影响力自然不如销售好的那些国家大,人家多少人从小就开始接触这些东东呢?!
在国外RW的宣传一直也是围绕着艺术开展的,美术、绘画、摄影、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等等等!
RAYMOND WEIL 蕴涵在深厚的艺术氛围中,淡淡的闪耀着独特的魅力!
赞助2008全英音乐节,推出FREELANCER限量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