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表是珐琅瓷的面盘,很漂亮.3个内圈是贝母色,七彩耀眼...
珐琅瓷手表简介:
由手工绘制而成,工艺讲究,而且制作过程还有许多不能预测的因素,例如烧制时受热有所不同等,即使用同样的釉料也未必能烧出一样的色彩。珐琅表的这一妙处,致使每一腕珐琅表独一无二,所有说几乎每一只珐琅表都成为收藏家收藏的理由。 有人说,古钟表不仅是一份怀旧情结,还是一件历史艺术品。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所有美好与痛苦的记忆都在时钟上一次次地得以再现。 从18世纪开始,画珐琅在珐琅表上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当时的珐琅表多为挂表,精美玲珑,典雅高贵。按施彩的部位划分,有单面、双面与内画三种;按所表现的题材划分,有美女、人物、动物、风景、圣经故事、战争场面和风土人情,在这些题材之中尤以美女图居多。制表人为了装饰珐琅表的富贵气,还常常采用珍珠镶嵌边圈,或将外框施以錾金工艺,来突出画珐琅的欣赏性。珐琅表的胎骨多以铜质鎏金,也有一些银质品,但金质的就极为少见了。当时的珐琅表通常都配以银链,珍贵者还要施以珐琅。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洋珐琅表,一些是地地道道的进口货,但也有不少是胎胚进口到中国后绘制烧成,这些大多是乾隆年间的老古董。 作为珐琅器的另一种工艺,掐丝珐琅在表盘上也有应用。这种工艺类似我国的景泰蓝,比如江诗丹顿的作品-A udub on“美国水鸟”就采用了这种工艺。这是一套限量发行的珐琅表,全套12只,表盘全部采用掐丝珐琅。这套作品历经长达400小时的工序加工完成,整套作品有30多种颜色,要准备30多种釉料,然后从熔点高的釉料开始烤制,反复30多次。过程中一旦有某个釉料出现裂纹,则整只表盘报废。制造掐丝珐琅表盘的成功率不到50%,所以十分珍贵,而且在市面上并不多见。
[ 本帖最后由 旧物司 于 2011-2-12 22:5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