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incablos,应该都不陌生,这是摆轮轴承最常见的避震器名称,1934年由Georges Braunschweig与Fritz Marti两位机械工程师所发明,他们当时任职于环球擒纵股份有限公司,后来也因这项对钟表意义独具的发明,需求两与日俱增,因而以其为名设立Incabloc S.A公司,专门提供钟表品牌微型避震器,工厂就位于在瑞士钟表重镇之一拉夏德芳。
简单来说,Incabloc装置的关键主角,是一枚两边向内凹的圆形金属片,它套住了宝石轴承,保持齿轮轴心与宝石轴承的相对位置,以及轮系稳定运行,每当外力冲击,整组避震装置以缓冲之姿让齿轮轴心同步位移,避免轴心受到瞬间力道而裂开或变形。值得一提的是,Incabloc的热卖,不仅让Incabloc这个名称享誉表坛,这枚功不可没的特殊金属片,也成为深植表谜心中无可取代的商标。
其实,在Incabloc问世前20年,使用它得钟表品牌并不多,原因在于大多数得拥护者,都认为自己会像呵护怀表一般小心对待腕表。然而,改变总在需求出现时,一次世界大战让怀表开始演变为腕表,二次世界大战更精密的军事需要,连带提升腕表的抗震装置需求,于是,自1950年始,Incabloc的产量大幅增加,几乎成为当时通用机芯的标准装置,至今仍是许多钟表品牌的最爱,独霸市场超越一甲子。
不过,随着Incabloc日渐红火,公司姿态愈来愈高,二战结束后,Incabloc避震器几乎垄断瑞士钟表市场,不仅价格越来越高,甚至还要求使用的品牌必须在表盘打上Incabloc字样。此举除了引来不少钟表品牌的反弹,当然也让人看见商机,进而促成Incabloc首席竞争对手KIF的诞生。
一如前文所述,1950年代,Incabloc挟机芯避震器独门生意,在钟表界声势如日中天,甚至要求使用表厂在面盘打上Incabloc字样,这样的举动,在当时引来最大反弹的客户便是劳力士,即便Incabloc姿态甚高,但劳力士岂是好惹,于此,这家顶尖品牌下定决心,旗下全系列腕表皆改采用它得新兴竞争对手KIF避震器。
KIF的问世约莫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它得避震概念与Incabloc相当类似,差别在于夹住宝石轴承的特殊圆形金属片,两边由内凹改为外凸,状似牛角,但抗震实力相当,因此许多不愿屈服于Incabloc使用规范的品牌,皆纷改用KIF避震器。
KIF的工厂位于侏罗山谷,由于劳力士宣布全系列表款皆改用KIF,使其名声口碑渐渐传开,当地许多表厂也陆续跟进,其中不乏爱彼,宝玑,积家等高级制表品牌,因此,不少表谜认为KIF应当比Incabloc等级更高,事实上,只能说碰巧而已。KIF因价格合理,抗震实力优异,分食不少Incabloc的市场,从入门到中高价位品牌一应俱全,例如豪利时部分表款也采用KIF避震器。
即便机芯避震器这项独门生意,让Incabloc与KIF双厂红了好一阵子,但1970年代石英革命不仅重创机械表市场,连带机芯避震器的生意也严重衰退,所辛随着1990年开始的机械表复兴,两大避震器工厂的生产逐渐复苏,然而规模与全盛时期却无法相比。尤其,近年劳力士开始发展使用自己的避装置Paraflex,日系品牌精工与西铁城也有各自的避震机制,这也成为incabloc与KIF日后的一大隐患。
上图为Incabloc 下图为KIF
每周技术贴之二“机芯打磨面面观”第二季已重新启程请至第4页,全新第三季请至12页http://www.iwatch365.com/thread-16369830-1-1.html
每周技术贴之一“高摆频的优势”http://www.iwatch365.com/thread-16369704-1-1.html
[ 本帖最后由 asde12 于 2011-7-14 11:04 编辑 ]
![](http://www.iwatch365.com/data/attachment/forum/day_110714/20110714_0248203d8cf6e7178f2e7W1XxcDSshOb.jpg)
![](http://www.iwatch365.com/data/attachment/forum/day_110714/20110714_b99c02b06d46c966acf25YtGC95cY23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