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e 于 2013-10-8 14:32 编辑
我人生的第一块表是在读书时,二姐夫送我的,感谢...!一块CASIO的G-SHOCK电子表,当时那个高兴啊,后来发现班里特别是朋友圈里戴表的很少,就不好意思了,放宿舍充当了闹钟的功能,只是偶尔戴下,几年后表坏了,现在是渣也没有了,后悔没有保留下来,毕竟是个纪念。
毕业后,工作刚稳定就想着是不是该买块表了...?因为当时对表不怎么了解,除了CASIO,根本也没考虑其它品牌,换成现在肯定不会买了,这一两年新闻看多了,感觉都成“愤青”了!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坚持不买日货,大的调调我就不说了,记得小时候,外婆外公经常给我说起,他们看到日本兵怎么躲啊什么的,不是滋味。读小学的时候外公就走了,现在就外婆一个人,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加上现在对国事的耳闻目染,感觉日本真的是...哎,无力吐槽了...抛开个人情绪,言归正转,当你自己有某件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刻意去关注这类东西,后来但凡看到手腕上有个表的,都得想方设法,装做各种不经意去看看那表是啥牌子,貌似现在也是这样啊,哎!改不了了...于是就发现这牌子戴的人太多了,其中居然不乏同款的!相当尴尬,戴了没多久,就没戴了,又是回到了第一块表时的状态---“只是偶尔戴下”,第一块是因为看到戴的人少,不好意思;第二块是因为戴的人多不好意思。
去年因为工作闲,成天浏览网站,自然就关注表了,又想着是不是该买块表了...?再加上本人长得太跟不上节奏,寻思着是不是戴块表显得成熟点啊,所以说啊,各有各烦恼。首先心里对表有几点要求:机械表、钢带、背透、最少100防水、第一块机械表不打算买太贵的。要求定好了,那就得做功课选品牌了,一开始想到的只有天梭、浪琴,所以说商家广告的钱的确不是白花的啊!转头一想,现在满大街都在戴它们的表,到时不又得撞表撞得火花四溅啊!果断放弃了。
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网上溜达多了,就进入这“毒”坛了!那叫一个“海大任我游、天高任我飞”啊,什么百年灵、名士、欧米茄、艾美、蕾蒙威、雷达、NOMOS等品牌扑面而来,看得我心都醉了!然后就关注渠道了,这不得不说下TB的全球购,是它让我走上HT这条路的。12年年底,因为自己没有双币信用卡,所以只能DG了,在全球购上精心挑了个M家,在W网订了款名士的表,所有DG费用加起来近800RMB,然后就问自己了,那款表是皮带款的,是不是偏离了自己要钢带的计划呢?DG费也不低,是不是可以等自己申请双币卡后再去买呢?而且同款表,美国卖仿品的网站也有的买,只要不到200美圆(说到这我不得不赞下美国网站的实在,但凡是仿品,基本会在表款说明里注明“copy”,不像中国,市价几W的,有的网站、店家只以一折左右的价格卖,还标榜什么正品,特殊渠道啊什么的,太能忽悠了...),买回来是不是还得验下真假呢?TB水深,还是不尝试了,综合考虑还是决定放弃了,在M家在美国那收到货后,我还是叫他们退货了,并表达了我的歉意,收取了我60多RMB的快递费。这次事后,就去换了张双币的卡,注册转运网站,备战明年。
过完年后,回深圳上班,2月底发现J网RW的表折扣不错,果断下单,支付的时候发现招行的卡在国外网站上只要输入卡号、卡日期、卡后3位数字就支付成功了!完全没有其它任何的确认支付步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漏洞!也就是说,只要你ZH的卡被人拍照或复印了,只要知道你卡面的信息,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消费你的卡了,为了这事,我还特意给持有它家卡的朋友打了电话,叫他注意这事,在此也提醒其他网友,切记!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从下单到收货用时40天,转运用的是X翼,客服是各种不靠谱,别的也不吐槽了,用他家的你只能希望别有任何问题,出了问题你会发现压根就找不到办事的人!这单后,果断将余额提现,用时又是40多天!话说这速度真快啊!
收到表后,就得说点正事了,RW家的历史我就不墨迹了,网上说定位不低于浪、欧洲那出名卖得好,这我也不知道是RW表友散布的谣言还是确有其事,毕竟没有官方排名,也没去过欧洲。单从做工方面来说,我认为高于T(T迷勿拍,个人见解),和浪有得一比。精度一天+6s,相对于这样的价位来说机芯打磨得也还可以,自由骑士系列表壳做工比大师系列逊色点(骑士迷勿拍,我也是骑士系列的),从代言来看,姜文---我知道RW之前就很喜欢的明星。
最后说下价格,很多人都说RW表水分多,国内机械表最少1W起,国外却有那么多折扣!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发表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国内定价就很坑爹(相信很多品牌都难逃“魔掌”),入手的这款国内公价19000,而美国只需1950美金!撇开国内的各种“苛捐杂税”,有时也在想,一块小小的表,凭啥卖1W、几W、几十W的?个人觉得所谓的瑞士表其实就像时尚界的LV、PRADA等品牌一样,价格都是浮云!早先也看了不少关于瑞士表的报道:差不多的瑞士表利润是80%,即售价是成本价的5倍,高端表甚至更多!
有的品牌折扣的确是少,打个比方吧,O、浪、天梭大家都知道是属于同一家集团,分别代表3个档次,就像有的表友说的,你有钱就上高档的,没钱就上低档的,爱买不买,所以折扣基本也定死了,要是O卖得比浪便宜,浪卖得比天梭还便宜那不是砸自家招牌吗?实际上大部分知名瑞士表品牌都控制在那么一两个大集团手里,人家产品档次覆盖全面,销售又好,没事还自己降价,傻啊?!而RW是独立家族企业,价格上很自由。
再往高端的说,坛子里看到买积家晒经历的,说的一款积家表国内折扣完价格6W左右,日本4W多,新加坡只要3W多!这价格上已经差不多就是个5折了啊!相信这样的例子大家看的也不少,国外...5.5折、6折...什么入手的。从这你能想象下表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吗?!所以大家为什么都在交流着渠道呢?!看完这帖,我才知道新加坡的折扣这么给力啊!晚上还特意跟一位在新加坡的同学交流了下,想着以后要不要叫他REN肉块回来!再说专柜吧,稍微好点的品牌那基本都是在某区域的中心地段吧,高昂的专柜场地费、人工费...,如果卖一块表,只挣你个几百上千的,那一个月得卖多少表才能保本啊?!综合考虑,我觉得瑞士表贵自有贵的道理,但不要盲目崇拜,买自己力所能及的、或自己喜欢觉得值的表就行了。
写完这贴子,首先赞自己一个,以前读书写作文,跟挤牙膏似的,现在洋洋洒洒不觉就有N千字了!最后赞下爱表族,感觉坛子氛围很好、表友都很和善,虽然是“毒”坛却相当具有正能量!造就了多少个“毒物”在鞭策着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