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权限还不够,以后补上吧 —_—!
背透:
全球首枚附有跳字式显示和鸣响装置的机械手表。每个整点以宏亮的低音调报时,每刻钟则发出清澈的高音乐声。
功能:跳字式小时和分钟显示。每刻钟和整点鸣响装置。附停秒装置的小秒针。
UP/ DOWN动力储存指示,36小时动力储存。
朗格自制机芯:L043.2
机芯零件数目/宝石数目:528/78
螺丝固定黄金套筒:2
擒纵系统:杠杆式擒纵系统
振荡系统:抗振Glucydur摆轮,具有偏心平衡摆重;自制摆轮游丝,及专利的摆轮游丝夹头;振频可达每小时18,000次,结合横向固定螺丝和鹅颈式微调系统
动力储存:上满链可提供36小时动力储存
功能:跳时和跳分的时间显示。 每刻钟及每个整点的乐声报时装置。 小秒盘。 UP/DOWN动力储存指示。 停秒装置。
表壳尺寸:直径:44.2毫米,厚度:13.1毫米
机芯尺寸:直径:36.0毫米,厚度:10.0毫米
表壳:铂金,白金
详细介绍:
一:
专利跳字装置能够一直精准报时,全因数字盘并非以缓动方式转动,而是实时向前推进。
此装置由两个分钟盘和一个占据整个机芯直径的大型小时环组合而成。
所有数字从左至右排列,尺寸相等。
二:
恒定动力擒纵系统确保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送至平衡摆轮,并每隔60秒精确切换数字显示。
每次跳动后数字盘会被掣停,所释放的部分动力由风轮调节器耗用,并传送至鸣响装置。
每次推动数字盘时,接续敲击的音槌会稍为移向腕表中央。这会收紧杠杆,让音槌在适当时敲响音簧。
三:
鸣响前的准备
Lange Zeitwerk的主发条为数字盘的驱动传输充足的动能。在Lange Zeitwerk Striking Time中,一小部分的能量将用作驱动鸣响装置。每次有一个数字盘往前进时,负责下个敲击动作的音槌便会以看得见的节奏往上一小步,向腕表的中心移动。这个动作会慢慢收紧触发音槌敲击音簧作用的弹簧。
详细顺序
鸣响装置由三叉梯形蜗轮(1)启动。此三叉装置负责控制右边的刻钟音槌(2a)机械装置,其下方为第四叉,控制左边的小时音槌(2b)。梯形齿瓣的动力方为跳字装置的切换动作,每小时沿着其轴心转动60个小步。在此阶段中,四叉中的一叉会通过杠杆(3a,3b)使其音槌转向,从而拉紧相对应的发条。相对应的杠杆精确在每刻钟和每个整点跨越其叉部的顶点,让发条触发音槌以敲击音簧(4a,4b)。
附图1:
敲击三刻钟之前(上图)和敲击之后(下图)的刻钟音槌
四:
崭新演绎
要打造出一枚完美的机械跳字表,必须经历无数的尝试。然而,过往众多不同的设计均未能制作出既易于读时且功能可靠的时计。因此,朗格制表大师便致力探索全新路向。至今,最简单且最广为人知的方法便是利用转盘持续转动的蠕动式时间显示,不过,由于数字太小、只从某个角度显示,以及较精细的分钟盘刻度,均有碍这类腕表的清晰读时。有见及此,跳字机械装置的分钟数字被设置于两个独立的转盘上,数字变得雍容大器。早在19世纪,怀表的设计即便已应用波威柏(Pallweber)或迪勒施泰恩(Dürrstein)等原理来整合数字显示功能。因为技术限制,仅能以直排式显示时间,即小时在上、分钟在下,相当破格。不过这种设计最大的缺点便是容易磨损:产生切换动作的庞大动力会造成明显的刻痕。
独创机械装置
朗格的专利跳字式装置却消弭了这些缺点。与一般的数字表相同,由左而右显示时间。透过利用风轮调节器吸收每个切换循环过剩的动力,确保本设计长期的功能完整性。
附图2:
1 德国银时间桥
2 透明蓝宝石轴承
3 十位分钟盘刻有数字0至5
4 个位分钟盘刻有数字0至9
5 小时圈刻有数字1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