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忆轩 于 2014-9-14 17:19 编辑
定海神针:瑞士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对以争夺海上霸权的各国舰船而言,经度不准确的定位是船员们心中最为恐惧的头号死敌。众多船只因此迷失方向,海难频发。因为当船舰航行于大海之上,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在赤道上仅一秒的误差,足以构成463米的偏差。精准的航海天文钟。是掌握航行生命及海军作战成败的关键。
航海天文钟的起源
在没有精准的定位仪器以前,船员们只能靠目测天象及山坳位置来断定船只航行方向。1707年,一支英国舰队在战胜了法国舰队之后胜利返航,却在途中遭遇大雾,迷失了方向,造成4艘战舰撞上了海岛沉没,1500多名水手丧命的惨重损失。这件事再一次让英国政府意识到寻找经度的重要性。1714年,随着英国政府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解决航海精度的难题迫在眉睫,英国国会通过了《经度法案》,规定任何人只要能找出在海上测量精度的方法,便可以拿到2万英镑的奖金。荷兰、西班牙、法国也已悬出类似的巨额奖金。
誉满全球的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
做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利器之一,现代钟表一直在航海事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特别的历史背景下,瑞士雅典表和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1846年,23岁的Ulysse Nardin先生在勒洛克创立瑞士雅典表,那时候他意识到双桅横帆船、驱逐舰、纵帆船在国际军事航运和贸易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于是开始致力于制造精准的航海天文台钟。当时驾驶备有六分仪船舰的航海员,除依靠太阳及水平线认定航行方位外,船上的领航仪器就唯有雅典表的航海天文台钟。
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拥有长达八天的能量储存显示,可准确计算船只在海上的经度。雅典表对航海天文台钟导入实用主义理念,在设计精巧的木匣中,两个对称连接的钟摆为航海钟抵消着船身晃动对计时精准度的影响,这为当时的航海天文台钟的高度标准化设计提供了参照,其样式被后续制造商所承袭。
自1846年起,由雅典表所生产的航海天文台钟长期地送往纳沙泰尔和日内瓦天文台,在极端温度的恶劣环境下进行严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勒洛克的钟表大师,堪称为业内最深奥制表技术的先锋。
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多个国家的海军的推崇。19世纪中叶,全球更有超过50多个国家的海军,指定雅典表的航海天文台钟作为海军舰队的标准配备,成为各国海军最坚实的依靠,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俄国、中国、美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希腊、丹麦、挪威、瑞典、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并于1862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的《精密天文台时计》组别中夺得最受尊崇的荣誉大奖,令Ulysse Nardin在国际的天文台时计领域上稳居领导地位。1846——1983年间Ulysse Nardin共赢得超过4300项钟表大奖及十八面金牌大奖,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的成功也令瑞士雅典表的创始人Ulysse Nardin先生这位顶级的制表大师有机会登上航海时计制造商之国际领导地位。至此瑞士雅典表厂也正式踏入黄金岁月。瑞士雅典表航海天文台钟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现被全球私人收藏家、航海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竞相收藏。
168年品牌沉淀,光芒依旧
雅典表最早期的航海成就和高级钟表制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168年的历史中,从早期精准的航海天文台钟,到不断演变的航海腕表系列,雅典表时刻谨记着是如何展开其路程,并致力向非凡独创、无限想象力和优良品质的方向迈进。如今,航海天文时计和六分仪的领航功能虽被人造卫星所取代,但雅典表的航海天文台钟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恒古不变,历久弥新。
————摘自《UlysseNardin瑞士雅典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