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雅克德儸 于 2015-1-20 13:33 编辑
整理文章并修改部分不当,值得一提的是原文无图,收集各型号的高清大图实在不易,有些型号百度也查不到,只能浏览特殊网站,因此还得去水印,弄了整整一下午,先补充上手卷机芯图片,如果大家爱看的话后续会补上自动机芯图片,只为交流、增加版块人气,不当之处大家指正,我会不定期更新完善。
一些机芯实在高大上,资源很少,故部分来源表友作业,在这里一并感谢!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十大机芯会选这些,具体原因恐怕还得问原文作者,我认为现在很多自产机芯其实或多或少都是由最开始的那几款原型机芯发展而来的,本人是建筑专业出身,举个例子,现在建筑有解构主义,有机主义,包豪斯主义等等。但繁多的派系都源于最初的几种风格:解构主义源于后现代派,包豪斯风格源于现代派的格罗皮乌斯等。手表机芯也是一样,例如omega同轴技术源于2500,PP顶级计时机芯源于lemania,格拉苏蒂、雅典、欧米茄、沛纳海、nomos等很多自产芯都是由ETA发展而来,所以这里只列举推出时间久,经过时间检验的,大众普及率高的一些机芯,那些由原型机芯改造而来的机芯和可望而不可即的顶级机芯不在论述范围之内,毕竟百年之前,红花白藕,天下机芯本是一家,从这个角度讲,原作者还是很权威的。
第一部分,手动部分:
我很欣赏“手卷”这个日本词语,它那么的形象,人和表通过那细小的动作,便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我给你动力,你为我工作”,我爱手动,爱的要死。
1.ETA7001:
这枚机芯,是传统瑞士小三针版路的一个总结。他的样子,够小巧,也够精制。它是很多不需要自厂生产品牌的手动芯的首选。从1971设计制造开始,在它之前之后的2660、2691、2801,都不如他影响大。这尺寸只有23.3MM* 2.5MM的17钻芯,被太多品牌选用。连自己有无数手动资本的OMEGA,也把他变成了CAL.651来装备自己的产品。而德国的NOMOS,更是靠它大出风头。 它的动力储存42小时,它以前属于著名的Peseux。
艾美7001改:
nomos7001改阿尔法:
2.ETA6497:
本身是Unitas最后的通用级别的怀表芯,对于手表说很大,有36.6MM的直径和4.5MM的厚度。以前除了TISSOT批量做怀表需要它,其他的厂商可以置之不理。但流行大表的风潮,却让它美美风光了一把。大就是好,准确,稳定。虽然是18000的摆幅,却可以把很多现代的小芯,打的落花流水。同批的型号是6498,只是小秒针转移了90度。
爱宝时6947镂空:
3.CELLINI 1602:
没人太清楚这芯的资料,包括很多的玩家,人们太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CELLINI那美艳不可方物的外形上,所以并不在乎它的里面到底有什么心脏。数据如下:直径20.8MM,厚度2.3MM,摆幅21600/每小时。他的机板具有可调校大小摆系统,可以精确调整摆轮的摆幅。调校部分取消了快慢针,靠摆轮上有2颗微调螺丝控制,单层结构铍青铜合金游丝,具有4方位调校。手感爽得晕。
1602改1600:
4.JLC CAL.822:
这枚1992年开线生产的机芯尺寸不大,但却是近似长圆的22.6 x 17.2的格局。厚度: 2.94,它是现代JLC的手卷代表作。装配在翻转系列的手卷上。它衍生了823、824等多功能产品,它的妙处所在:微调在外桩上,有+-号进行控制。打磨水平是顶级的感觉。
5.PP CAL.215:
从1974 开始,PP改良了手卷品种。借鉴以前生产优质机芯的经验,这枚尺寸只有21.9MM*2.55MM的基础芯的代表作问世了。机芯18钻,动力储存44 小时。很轻松的,它拥有了别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日内瓦印记。大多数人惊叹的是它那鬼斧神工的雕琢,却忽视了他那PP特有的珐码微调摆轮,可以调的很准。
PP CAL.215改方芯CAL.25-21
6.AP CAL.3090:
见过AP近年新设计的CAL.3090的人,无论你有没有美术细胞,都会被那极有魅力版路所吸引。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手卷芯,那种感觉是大象无形的美。每一个棱角,每一个弧度都那么的恰到好处。有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的极至。这时候用所谓的技术去说明她-----一个艺术品----岂不庸俗?
7.Piaget 9P:
它太有名气,也太有影响力了,以至于不得不和钟先生的选择重复。如果说每个机芯厂都能设计生产如此薄而又如此稳定的的产品,那瑞士表的品质,是不是会更加出色?1958开线,只有2.15MM的厚度,却比很多比它厚的芯厉害的多,动力储存38小时。
8.GO:CAL.49:
我认为德国表的近年复苏,其魅力绝对是自动芯无法体现的,那K金套筒、蓝钢螺丝,那古典的锣丝摆轮和让人心跳不已的鹅颈微调,都被那德国风格打磨的3/4夹板衬托的淋漓尽致(有的人分不清瑞士风格的日内瓦条纹和类似的德国式的打磨。)如多了自动陀,遮住了很多,岂不大刹风景?
9.Lemania 1873:
它最有名气的使用者,便是OMEGA的超霸。曾经在NASA的严苛测试中打败了rolex的迪通拿和浪琴,随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可见其稳定性,在登月的号召力下,超霸成为OMEGA最卖座的长寿系列,现在OMEGA仍保留这枚原始机芯作为登月纪念。在OMEGA上他叫CAL.1861,但这枚手动的计时芯也在Panerai,Ulysse-Nardin,Jaquet-Droz,B&M,Breitling,Chopard, Sinn,Loran 等很厂家的手动计时上使用。原则上讲,它比手动的ETA7760高级。他的尺寸是:27.5MM*6.87MM。50小时动力.
10.CHOPARD LUC 1.98:
知道LUC是CHOPARD的创始人的名字的缩写的玩家,不多。这系列实在是很出彩,2000年从CHOPARD研究所出世的这枚LUC 1.98,拥有44钻,4个发条盒提供了216小时的动力,加上优秀的打磨和顶级的调整结构,十足把这家有条件拥有日内瓦印记的小厂,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华丽丽地分割线,诸位感兴趣的话我以后会继续整理,先补觉去也。
===========================================
第二部分,自动部分:
我私下认为,自动表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了每天省那几个上链的动作,便要加上很多的部件,实在麻烦.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机芯的一大进步.不写它.很难表现时代的市场.
1.ETA2892:
现在世面上的自动机械表,不用21钻的ETA2892的有多少?上至独立制表人的作品,下至几千元的钢款普及品都在用它。ETA28系列,本是某厂牌自动款的看家菜,但无论是ETA2824,还是ETA2836,都不如这1983年开线的2892更高级和广泛。如果老海真的不再向集团外出售2892,那是否瑞士有一半以上的厂家要换生产线?这枚芯的特点是以最低的价格,让使用者享受最超值的瑞士钟表的概念。他的是25.6MM *3.6MM。
2.ETA7750:
虽然有手动的7760,但写ETA的计时芯系列首选必须是自动17钻的7750。这个30MM直径,7.9MM厚度的计时芯,占有了计时芯绝大部分的市场,如同ETA2892一样普及,有无数的品牌在改良它、加工它,但却永远要真诚的标著:ETA7750。它从1973开始上线,从没停止过生产。要记住,在被ETA收购前,它叫做Valjoux。
3.ROLEX CAL.3135:
经过了CAL.1570和CAL.3035长期运做的经验后,ROLEX创作了独占鳌头的3135。他有独特的四个锣丝的内调摆轮和特殊镀层的自动轮。从1988年开始,它和他的兄弟3130、3155逐渐装配到了ROLEX的几乎所有蚝式简单款系列上。它不外卖,甚至连自家的TUDOR都没用的上。从尺寸上,它比ETA2892厚了近一倍。有人说,从长期看它的稳定度和耐用度也要强过2892很多。
4.GP:CAL.3100:
GP自动芯的看家菜,连挑剔的VC都用过它,可见这2.98MM厚度机芯的实力。1994开线制造,27钻, 传统的外似销杆,内为轴承滚珠的自动摆轴,灵活的让你发憷,成为摆脱ETA,升级自厂的入门代表作。动力储存达50小时。另外要说的是,他的升级版3300,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出色。
5.JLC:CAL.889:
著名的889,为VC、AP、Chopard和IWC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它被维修师傅誉为简单易修、精确耐用的代表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机芯,设计上很适合改良。1989开始生产,数据如下:直径26.0MM,厚:3.25MM,31钻,动力储存为45 小时。
6.ZENITH: EL PRIMERO:
它最有影响的广告,是为ROLEX加工DAYTONA。那已经停产的自动计时芯,为他带来了太大的宣传优势。不过话说回来,这枚现在少存的36000摆幅的原创自厂计时芯,的确有他自己独到之处。它的大摆陀很稳定,当年作为最超值的自厂芯,曾经 叱咤江湖。作为计时芯,它更容易加装零件,也更容易打磨升级,希望它在全线升级之后卖得更好。
7.SEIKO:CAL.7S26:
我想,这世界上应该没有比他更便宜,也更超值的双历自动机械芯了。市场占有量极大的它,大多装在精工廉价的5号上。5号系列的基本款在大陆最低只要400块。这价格的表,在亚洲很多低工资的区域都生产过。而产品,往往有人一戴就是十几二十年不修也不坏。这是不是值得很多人去思考?我只记得拆它的时候,它的擒纵叉竟然是空心的。
8.OMEGA :CAL.2500同轴:
有人说他是ETA,但我坚决否定了这一看法,因为它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同轴擒纵,早已脱离了ETA的结构。现在的钟表市场,没几人敢做真正的创新,而丹尼尔和OMEGA是豪杰!有人批驳同轴,我想说的是,对一个新的事物,请大家给它一个良好的成长以至成熟的空间,不要把他扼杀在萌芽中。
9.ETA:自动石英(AUTOQUARTZ):
本来,根本没它的篇幅,可谁让它有是一个最有特色的“自动”芯呢。从日本在70年代的石英大潮后,瑞士在石英上的创新,从没真正领先过。但这芯却是把电池提供能源的石英芯改进了。摆陀带来的能量,通过转换器变成电能,推动石英震荡,也可以说是不用电池的石英表。它不但有着自动表的环保和石英表的准确,还有极低的成本,瑞士人是有头脑。
10.PP:CAL.240:
我只选PP的小摆陀款写,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它更薄,看起来也更独特。那22K金的摆陀象征着高贵、典雅和独特。它装配在很多PP的5系列的表款中。甚至一些更顶级的复杂款都用它做底子,我喜欢PP,甚至我的笔名都很早的用了这两个字。看过很多后,回头想想,PP的自动表确实精彩的美伦美涣。
240改260:
结语:这十种手动芯和十款自动芯,都是市面上不同档次的流行款。十大名芯,名者,包括了质和量两者。无论日后机芯市场的争夺战如何激烈,这里面的一大半,是会固存的。
终于改完了,原文是粤语写的,直接软件翻译过来有很多病句,整理好才发现2天已经过去,关于机芯排名问题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