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表史上,人们花在擒纵系统上的精力比钟表的任何功能都要多。18世纪,当现在大多数系统都已经被发明时,擒纵系统不只是钟表的基础配置,更是声誉的象征。Breguet,Graham和Leroy就是他们其中之一,都在不断研究,想找到解决稳定性和精确度问题的办法,那也是那个年代时计的最大困扰。就像在运行的列车与调节器之间的接口一样,擒纵系统就是动力与频率之间一个非常复杂的链接。提高它的效率对整个机制,动力储存,精确度,使用寿命和声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走走停停
擒纵系统既是刹车又是油门。一方面,能量储存在主游丝发条盒内等待释放,但要控制好;另一方面,摆轮和游丝的组合需要由力量和频率都相当稳定的动力来驱动。擒纵系统通过摆轮的摆动产生一个稳定频率来释放能量从而很好地控制能量。摆轮频率的3,4或5赫兹正好代表着六分之一秒,八分之一秒或十分之一秒。而机芯里的上游组件,齿轮组则将这些分数用秒,分,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区间表现出来。
另外一种了解其工作原理的方法,就是把摆轮和游丝看成是电脑控制的固定频率打鸣时钟。这种等时性现象只可能在一些条件同时满足是才会发生,而这大多都与擒纵系统相关。它就像是半导体的两种状态,要么开,要么关,完全取决于擒纵轮工作与否。事实上,擒纵轮很多时候都是静止的。因此,一个运行的腕表机芯花许多时间去阻止擒纵系统被锁住。这个钟表悖论可以用高速相机来分解进行欣赏。
对能量的无止境索取
擒纵系统消耗许多的能量,其机械效率很难超过50%,这就意味着擒纵系统就消耗掉发条盒一半的能量。能量的浪费主要在与擒纵系统运作相关的几个摩擦点。尽管有润滑,并且尽力减少摩擦源,但是擒纵爪宝石和擒纵轮齿间的摩擦仍然消耗很多能量。然而,关于擒纵系统的研究在19世纪50年代后近乎停滞。再者,在杠杆式擒纵系统被发明的250年后,它的瑞士版本达到最佳性能,也让更多围绕擒纵系统的研发都毫无意义。其组件实际上很容易制造,而且操作也简便:杠杆上的两颗擒纵爪宝石同时扮演着制动和推动摆轮的作用。但是瑞士杠杆擒纵系统的关键性作用更像是为了防震,而其缩小版则是腕表的理想配置。
为什么要彻底改造擒纵轮?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瑞士的钟表业大量产出机械机芯,也没有致力改造擒纵轮。这个情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George Daniel的专利共轴擒纵系统的出现才得以改变,并在1999年被欧米茄采用。最近,它被大量广泛地应用。然而,它后面有三类可替代性的超复杂擒纵系统。
第一次关于简化擒纵系统的尝试,是从18世纪60年代 Pierre Le Roy发明天文钟擒纵系统开始的,最近又被Urban Jürgensen再次引入,系统在暂停的单锁定位置只有一个擒纵爪宝石。它通过爬升来释放擒纵轮,直接推动摆轮通过,之后又落回并锁住擒纵轮。尽管这个原理很直接,但是应用到经常会晃动的腕表上却没那么简单。
分工
第二种方法是减少杠杆擒纵爪和擒纵轮齿间的接触。但是,这反而是通过增加擒纵爪和接触点的数量来实现的,因为锁紧和推动功能是分开的。这便是共轴擒纵系统和爱彼 Audemars Piguet系统的工作原理。Paul Gerber朝着这个方向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努力。
第三种解决方案是基于Abraham-Louis Breguet的自然擒纵系统实验上的两个相连的擒纵轮。他们被交替锁住,在每次摆轮的摆动时,转化成能量和信息。动力直接来自摆轮,极大提高能量的效率。François-Paul Journe (F.P. Journe), Ulysse Nardin, Kari Voutilainen 和 Laurent Ferrier的擒纵系统都是基于这个理论。只是他们的版本在尺寸和杠杆的形状,以及与之互动的擒纵轮上有所区别。从某种程度上说,芝柏Girard-Perregaux的恒定动力擒纵系统也是同样的工作原理,通过独一无二的能量管理系统增强性能。
克服惯性
在开发的同时,组件生产的研究也为擒纵系统性能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摩擦减小时,惯性会产生相对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系统都在尽力减重,镂空擒纵齿和杠杆,或是运用钛金属和硅材料。与此同时,电铸技术和附加镀锌法可以做到极小公差。如果Abraham-Louis Breguet, Thomas Mudge 或者 Robert Robin也专研过提高标准配件精度和可靠性的话,他们所制作的相对精良的系统肯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下面是我收集到几个品牌是非瑞士杠杆擒纵系统成功运用:
(1)Laurent Ferrier罗伦斐双向擒纵,全品牌都是此擒纵结构、双层游丝,(日正负1秒误差)。Laurent Ferrier利用这个自然擒纵系统的变体在众多更专业品牌中占得一席之地。
(2)Christophe Claret 全新 MAESTOSO腕表 ,枢轴制动式擒纵、带恒力,圆柱形游丝,此品牌只有MAESTOSO一款搭载这擒纵,精准无比。
(3)Urban Jürgensen & Sønner 。品牌自主设计生产的UJS机芯。丹麦品牌,自产机芯P8枢轴式擒纵。ujs-p8
第一次关于简化擒纵系统的尝试,是从18世纪60年代 Pierre Le Roy发明天文钟擒纵系统开始的,最近又被Urban Jürgensen再次引入,系统在暂停的单锁定位置只有一个擒纵爪宝石。它通过爬升来释放擒纵轮,直接推动摆轮通过,之后又落回并锁住擒纵轮。尽管这个原理很直接,但是应用到经常会晃动的腕表上却没那么简单。
(4)芬兰的独立制表师Kari Voutilainen,有部分同丹麦的一样,双向擒纵,全款搭载。
(5)雅典Ludwig Oechslin欧克林博士的双向擒纵,
(6) F.P.Journe双向擒纵(恒定动力),(这个高频双轴擒纵系统更有可能是为Chronomètre Optimum这种表款所定制的。)。
(7)爱彼独家擒纵,千禧年部分搭载
(8)欧米茄 Omega同轴擒纵,(全款搭载)
…………参考资料:机械常识浅谈 —— 解开可替代性擒纵系统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