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长青品牌都是注重技术研发,劳力士当然不例外,在其90余年历史进程中已注册了400多项专利,并不断创新以不断提升其腕表的性能。 蚝式表壳(OYSTER CASE) Oyster蚝式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劳力士的代名词。蚝式腕表的首要特点是其密封表壳,这要归功于结合了旋入式表圈、底盖和上链表冠的巧妙专利系统。但这个技术并不是劳力士的原创发明:
Perregaux-Perret Patent, 1925 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 (Hans Wilsdorf) 在1926年购买了瑞士老乡Paul Perregaux 和 Georges Peret的表壳专利,专利号114948,这是一种用于旋入表壳内螺纹管的表冠的新系统,并于1926 年 7 月29 日将“OYSTER”注册为劳力士商标。 即使在劳力士开始使用获得的专利设计之后,他们仍继续对其进行改进和改进。这当然已经成为劳力士的习惯。
事实上,自从取消了旋入式表圈后,蚝式表壳设计在概念上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虽然不断进行了机械设计更改,但很少添加或删除组件。一个例外可能是 Sea-Dweller Deepsea 及其 Ringlock 系统旋入式底盖。但从概念上讲,该系统与最初的牡蛎概念仅略有不同。 如今,完全由劳力士制造的蚝式表壳防水深度至少为 100 米(330 英尺)——Submariner 为 300 米(1,000 英尺),Rolex Deepsea 为 3,900(12,800 英尺)。中壳由整块 904L 钢、18 金或 950 铂金制成。凹槽底盖用特殊工具密封拧紧,上链表冠牢固地拧紧在表壳上,提供类似于潜艇舱口的防水安全。坚固的防水蚝式表壳为高精度机芯提供最佳防水、防尘、压力和冲击保护。 自动上链(PERPETUAL ROTOR)
防水问题解决后,但如果必须不断拧下表冠来为手表的机械装置上链,防水性能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劳力士在 1931 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自由转陀的自动上链机构——恒动转陀PERPETUAL ROTOR。 然而,最先开发出自动陀的人是Abraham-Louis Perrelet(1729-1826 年),他是瑞士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制表师之一,他在 1770 年引入了这个概念,被认为是自动表之父。另一位瑞士制表师Abraham-Louis Breguet(1747-1823 年) 改进了自动上链功能,并将其命名为“perpetuelles”(劳力士术语的可能来源)。
劳力士Perpetual 摆陀由一个半月形摆陀组成,在佩戴者手腕运动的推动下,可在其轴上沿两个方向自由旋转。转陀将不断把能量传输到主发条,即手表的动力之源,因此,绰号“永久”。 在劳力士历史的早期,第一批恒动机芯并非完全由劳力士设计和生产。它们最初是由自动陀装机构模块,用螺栓固定在现有机芯的背面,机芯制造商 Aegler 称为 Hunter。将模块添加到预先存在的机芯上意味着更厚的机芯。为了适应当时的新功能表壳 Oyster,它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底盖。著名的泡泡背诞生了。 除了为佩戴者增加舒适度,免于每天为腕表上链,恒动摆陀有助于加强蚝式腕表的防水性。它消除了定期拧开表冠的需要,这一操作会使机芯暴露在灰尘和湿气中。通过不断上链发条,转子为机芯维持稳定的高水平能量供应,确保更稳定的规律性并提升腕表的精准度。 双重锁Twinlock上链表冠
蚝式表壳能够防止水渗入机芯,部分归功于其旋入式上链表冠。劳力士专利防水表冠包括一个装有金属垫圈的表冠,该垫圈可以拧入表壳内的管子中。这种机制允许压缩垫圈形成防水屏障。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劳力士手表一直沿用旋入式上链表冠,直到 1953 年劳力士 Submariner 面世。由于 Submariner 是作为潜水表制造的,劳力士需要提高其防水性能。为此,劳力士发明了带有两个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O 形圈垫圈的 Twinlock 上链表冠,而不是以前的单一金属垫圈。这实质上创建了两个密封区域。
与之前旋入式表冠的原理类似,Twinlock 系统在表冠下方包括一个 O 形圈垫圈,以推动表壳以形成一堵墙来抵御外部湿气。然而,第二个 O 形环垫圈(因此称为“TWIN”)位于围绕上条柄轴的管内,即使在拧下表冠时也能防止水进入。 Twinlock 上链表冠现在用于许多劳力士手表上,在金款的冠冕下标有两个点,铂金款为一个点,钢款为一个条形。但是,这些标记仅与当前的劳力士型号相关。较旧的劳力士型号有黄金和钢款的条形图,以及白金款的两个圆点。 PARACHROM 蓝铌游丝 游丝是机芯精度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的频率必须尽可能保持恒定,尽管会受到温度变化、冲击和磁场等外部影响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用于制造游丝的材料非常重要。 直到九十年代末,斯沃琪集团旗下的 Nivarox 公司事实上垄断了瑞士手表业的游丝制造—98%的比例,为包括劳力士在内的绝大多数公司生产零部件。他们制造的合金,也称为Nivarox合金,具有极低温度膨胀系数。
大家都懂的,欧米茄是斯沃琪集团的大哥大,劳力士肯定不想被对手卡喉咙,所以聘请了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冶金学家、物理学家和微型工程师(据小道消息是从Nivarox里挖了技术大拿),多年之后于 2000 年推出了一种专利游丝,采用铌、锆和氧的独家合金制成:Parachrom 游丝。 在大多数合金中,铌的使用量很小,但在劳力士手中,它构成了Parachrom Bleu游丝的85% ,而锆则构成了剩余的15%。它们共同使组件完全顺磁性,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抗冲击能力提高 10 倍。 2005 年,劳力士推出了一项新的专利工艺,对Parachrom 游丝的表面进行改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其长期稳定性---这产生了独特的蓝色色彩(实际上我研究过专利文件,颜色可以各种各样,劳力士就是为了醒目才选了蓝色!)。 PARAFLEX避震 摆轮是手表的机械心脏,是一个具有极大惯性的运动部件,有助于确保手表的最佳计时性能。摆轮轴的枢轴是机芯中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件之一。它们必须尽可能细——直径约为百分之七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的厚度——以尽量减少摩擦。这使他们非常脆弱。自 1930 年代中期以来,劳力士为其机芯安装了避震器,以保护摆轮和擒纵轮免受可能影响手表精度的冲击。
为提高机芯的抗震性,劳力士于 2005 年发布了 Paraflex 避震。这似乎也是完全垂直整合手表生产的另一项努力。这取代了劳力士之前长期使用的 KIF避震。这项创新可将发条固定到位而不会产生变形风险,并使制表师能够准确确定需要多少润滑剂才能使其正常转动。Paraflex 的对称设计使其更易于安装,也更易于在维护期间重新组装。这种强大的避震器使劳力士机芯的抗冲击能力提高了 50%。 除了提高抗震性外,这款巧妙的减震器还具有其他几个优点。其创新设计确保弹簧牢牢固定在支架上,没有变形的风险。它还允许为枢转系统施加精确量的润滑剂。此外,由于组件现在完全对称,因此它们可以安装在任何方向,而不会损失性能。这些参数不仅使系统的手动组装更加可靠,而且便于售后服务进行维护。 得益于动态 3D 建模方面的巨大进步,Paraflex 的发明成为可能。验证这个新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大量的冲击测试和实验室程序。减震器弹簧的创新几何形状为劳力士机芯提供了独特的标志。Paraflex 完全由劳力士设计和开发,已获得专利。 CERACHROM陶瓷圈 表圈是手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表圈的状况直接影响时计的其余部分。表圈是手表最容易受到冲击、划痕、腐蚀和其他环境因素影响的部件之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许多品牌生产陶瓷表圈,以获得更耐用和更醒目的外观,但并非所有陶瓷都能提供相同程度的保护、耐用性和视觉美感。 劳力士为蚝式系列中的特定专业型号开发了 Cerachrom 表圈并获得了专利。Cerachrom 这个名字是陶瓷和铬的组合,后者在希腊语中是颜色的意思。
劳力士力求让手表在未来几代人中都一模一样,而且不会出现铜锈等老化迹象。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一个这样的步骤是引入了 Cerachrom 表圈。 陶瓷的好处是不褪色。此外,表圈实际上是防刮擦和防腐蚀的,这意味着陶瓷表圈具有经久耐用的品质。考虑到表圈是手表最暴露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容易受到物理影响,这是一件好事。 劳力士Cerachrom 表圈由特别坚硬、耐腐蚀的氧化铝陶瓷制成,这种独特的部件几乎不受划痕影响,其颜色不受紫外线影响。它还具有出色的抛光性,可确保卓越、持久的光泽。数字和刻度在陶瓷中成型,然后通过 PVD(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涂上一层非常薄的金或铂。 Chronergy 擒纵机构 擒纵机构位于齿轮系和振荡器之间,是“计时的关键”,对机芯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振荡器提供能量——决定时间划分的组件——然后通过齿轮系将这些脉冲传递到指针。
Chronergy 擒纵机构实际上是对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的改进。经典设计的杠杆式擒纵机构在机械上不是很有效。它从主发条接收的能量中大约有 2/3 被消耗而不是转移到摆轮。Chronergy 擒纵机构通过减少组件的质量来实现这一点。仔细一下擒纵机构部件,您会发现它们更小或更薄。托盘叉更轻,托石更小。并且擒纵轮已经镂空。 改变了擒纵轮齿和擒纵叉的几何形状,从而改变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还改变了机构的整体几何形状,以便更好地利用托盘叉产生的杠杆作用。 经过广泛研究,新型劳力士 Chronergy 擒纵系统的几何结构将该关键部件的效率提高了 15%。在新款 3235 和 3255 机芯增加的动力来源,它几乎占了一半。Chronergy 擒纵机构由镍磷制成,此外还具有抗磁干扰能力。